62年前,在新中国百端待举的艰苦岁◢月中,中飞院犹如一粒↘顽强的种子,在成都平原破土而出,翻开了新中国民航高等教育的第一页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学№校立足民航、服务社会、面向世界,在培养民航英才、传播民航文╱化、创新民航科技、助推航空工业的办学♂实践中,用严谨的纪律作风、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坚韧的『精神品质,引导着一批批求知若渴的青年学生,在〓提升精神境界、拓展知识视野的进步中,领略航空科技的绚丽风景。
今↓天的中国民航,中飞院培养的优秀人才、凝结的航空文化、创造的科技成果,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组织层面,主导着中国民航的改革发展,引领着中国民航的文明进步,支撑着中〒国民航的安全实践。而起源于中飞院的“九字经”——“帮思想、教技术、带作风”,因其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,更是永远卐闪耀在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的璀璨星空里。
进入新世纪◆,伴随着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,中飞院迎来了最好的战略机遇期。在这个机遇赋予的条件⌒下,学校按照“三个面向”,坚持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,在“做好以飞为主这篇大文章”的同时,深化改革,创新发展。飞行训练Ψ 能力从2000年的6万多小时,提高到今天的25万小时,学科专业由过去的4个,发展到今天的7个硕∞士培养点、18个培养方向和30个本专科专业。以工学为☉主,理、工、文、管、法多学科并举的办学格局,不仅促进了学科交◇叉融合,提升了队伍层次水平,推动了科︽教质量进步,更为学校全面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民用航空飞行大学注入了新动力。
同时,学校∩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各级组织、各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。2005年至今,学校□ 连续被评为民航和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;2007年,世界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、中国零点集团完成的“中国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报告”显示,中飞院毕业→生用人单位满意度,在全国高校中居第二位,适岗能力和一年后薪资中位数居全国第五位。
洒下园※丁千滴汗,浇得东园秋色浓。今天,站在为实现“两个【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新征程,业已取得的成绩,足以令我们更◤加自觉、更加自信地用新一届党委提出←的“四个发展”,引领改革,加快进步。同时,全面建成世界高水平民用航空飞行大学,谱写新的华】彩乐章,需要各级坚持依法办学、依法行政,更加公平、公正地发展好、维护好师生的利益,需要每一位中飞院人继续拼搏、奉献,需要每一位中飞院学子,勤奋学习,孜孜以求。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中,我们必须勇于负◤责,敢于担当。